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机关党委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交流

伟大建党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处处展现着作为马克思主义大国领袖的视野和格局,处处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七一”讲话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践的集中体现。

  “七一”讲话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高度概括为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32字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它解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总能克服重重危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为具备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国共产党,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公理与正义的一边,站在人民的一边。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广大党员秉持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并且永远会走在伟大、光荣、正确的道路上!

  一、伟大建党精神只能由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具备完整的精神体系,是理想之光、信念之基、胜利之“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这一精神的核心前提。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不能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就称不上是拥有伟大建党精神。反之,能够在各种考验面前,坚持用马克思理论、立场和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住共产主义理想,就具备了伟大建党精神灵魂本质。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要求,是广大党员的精神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特征,这一特征要求广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努力,党员同志正是通过这种牺牲和斗争将个人的信仰融入到崇高的事业之中。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源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党员在奋斗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从一百年前追寻真理的先驱者中产生,在引领民族觉醒的奋斗者中发扬,也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建设者身上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将永远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是我们伟大的党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这就决定伟大的建党精神只能产生在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的政党中产生。

  二、伟大建党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建党精神是广大党员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丰碑,是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源泉。

  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这些特质和特点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伟大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以上种种丰富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都源自伟大建党精神。

  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胸怀这样的理想信念,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国家、发展社会、造福人民的努力奋斗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伟大建党精神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道路上的优良传统,具有历史的厚重性。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定随着历史条件和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变革、创造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够实事求是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奔涌而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始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光芒。

  三、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一百年来共产党人经历的血雨腥风,感受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辛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感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坚毅。这是一篇曲折辉煌历史凝结成的重要文献,更是一篇吹响新征程号角的重要文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具有重大原创性,是我们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系统论述和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创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等,既体现了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又全面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当今社会,系统性、区域性、全球性生态危机十分突出,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光辉的篇章不断发展、升华,造福中国、闪耀世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深入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此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找到新的注解。

  伟大建党精神已经鲜明指出,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底色。我们要强化为民情怀,勇于自我革新,将伟大建党精神向现实转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唯物史观,准确地把握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继承、发扬和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归根结底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革命,实现复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归根结底在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将伟大建党精神向现实转化,还要勇于在实践工作中求实创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深、向远继续发展。勇于自我革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政治优势,在新时期,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最后,很想重温马克思曾经写下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昂扬品格,通过投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