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机关党委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机关党建信息

中国财税博物馆赴南京多家文博单位开展专题调研

“深度调研”激发“立体思考”

为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办馆理念和工作水平,中国财税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徐向同志近日带队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博物院、科举博物馆和六朝博物馆进行专题调研,分管文物与展览陈列的副馆长冯立松、文物保管与陈列部全体人员参加,取得了丰富的调研成果。

 

足迹:从金陵浮沉到文化激荡

本次调研重点围绕加强文物文献征集保护利用、提升展览策划水平,涉及博物馆发展趋势与理念、建筑空间利用、社会化服务、内部管理机制、技术工作设备、馆际交流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同时对智能化安保等内容进行考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09号,是国家档案局所属的国家级档案馆,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成立于19512月,现有保管部、利用部、整理编目部、编研部、民国档案杂志社、技术部、计算机中心和全国民国档案目录中心等业务机构,专门从事民国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整理、编目、接待利用和编研出版等工作。备有摄像、照相、复印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以及多种检索工具。

调研组听取了曹必宏副馆长关于第二历史档案馆沿革、科研、对外合作、档案利用流程以及与财政预算相关馆情介绍,参观了第二档案馆文献展,考察了文献数字化工程和装裱加工现场,利用检索系统初步查阅了民国时期财税文献,就双方今后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机制进行了沟通。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4800平方米,展厅面积26000平方米,“新旧建筑结合,地上地下结合”,以紫金山为背景的天际线以及以大殿为主体的历史馆、艺术馆、新建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非遗馆构成“一院六馆”格局。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内设江苏省考古、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及古代艺术等省级研究所,以及典藏部、社会服务部、文物征集部、《东南文化》编辑部、图书信息部、文化创意部、安全保卫部、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江苏管理处、江苏省文物总店等部门。

调研组与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虎、副院长王奇志及展览部、图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部、征集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对博物院如何培根铸魂、“服务公众、奉献社会”多元化发展、策展人机制、设计布展技术、文物征集及相关财务制度、楼宇建筑自动化控制、“人防、物防、技防”安防工作思路等深入进行交流。

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隶属于秦淮区文广新局,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以制度、空间、文化、遗址为四个切入点,包括地下三层11个展厅、地面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魁光阁及复原的206间科举考棚,以情景式设计创造具有时代氛围的叙事展演舞台,以多元展陈的互动手法使观众体验科举全貌,荣获2017年“全国十大陈列精品”,馆藏1万余件文物,创办《科举文化》杂志并编辑出版多部相关书籍。

调研组与副馆长尹磊、原馆长周道祥以及原秦淮区文广新局张继荣局长进行座谈,重点了解科举文物征集工作、博物馆设计建设及空间利用的特色经验。

六朝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为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分支机构,馆址系原六朝建康城遗址的一部分,建筑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是南京最大的展示六朝文物、展示六朝历史文化的专题断代史博物馆。核心主题是展示“东方大都会”风采,常设“六朝帝都”、“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和“回望六朝”四个展览,2015年被评为第十二届“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博物馆建筑由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体系化地将贝氏建筑模数、贝式建筑几何、贝氏建筑光影应用于博物馆空间之中。

调研组重点考察了该馆建筑空间利用和特色展陈设计构思,与馆长宋燕就常设展览、临展策划、对外宣传、社会化服务进行了全面交流。

 

启示:从基本陈列到多元布局

通过调研考察和互动交流,调研组对南京地区博物馆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归纳,获得了多方面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百般红紫斗芳菲——契合公众需求的当代策展理念。重视基本陈列并着力契合公众需求,是当代博物馆策展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如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常设“江苏古代文明展”,全方位呈现江苏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艺术馆按照艺术品的质地分类展陈馆藏珍品,特展馆重点打造一流水平的精品展览,包括引进的外展和以院藏珍品为主的主题展览,非遗馆通过动态方式展示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邀请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技艺,民国馆重点展示南京地区民国社会生活风情,数字馆以网络科技和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带给观众全新的古代文明体验。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南京博物院每年还举办数十个临时展览,包括院藏文物专题展、其他省市的文物精品展、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展以及国外有影响的文物及艺术品展等。历年推出的展览主题有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生活转台变迁的《回家过年》展、《时代印记》油画展、《江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展》等。每次展览由策展人完成内容设计,另有专门人员负责形式设计和现场施工,通力合作,合理分工。

中国财税博物馆当前陈列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财税历史,应当探索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找到链接与切入点,在展览中讲好中国财税故事,讲清楚当前我国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为国家和民族继续前进提供精神激励。策划展览要与社会热点、政策热点相响应,在办好展览同时利用全要素媒体营销手段,吸引观众进馆参观互动,有收获、有反馈和有好评。

启示二:横看成岭侧成峰——展陈空间优化利用与设计思路创新。博物馆利用建筑空间载体连接社会公众及其情感,实现城市客厅和公众文化传播功能。有效利用建筑空间不仅可以优化展览,建筑本身也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空间利用及相关理念与技术越来越成为博物馆建设、展览策划与社会服务中重点把握的方面。如南京博物院民国馆重点展示南京地区民国社会生活风情,该陈列有效利用地下空间,依托街景、邮局、银行与商铺场景加入了文创商店、江苏南京特色商品店、茶社公益戏曲演出等功能,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年龄阶段以及职业身份的观众体验参观,人流熙熙攘攘的展区如同民国市井再现,场景复原度与互动效果非常好。再如六朝博物馆依托六朝遗址建馆,让观众近距离生动地观察历史、接触历史、感受历史,设计了极具六朝特色的清雅展线,展览美而精、巧而雅。展馆整体空间利用角度创新、理念创新,以江南竹元素为主定景、隔景、移步换景,全部展厅无实体墙壁,视觉效果舒适通透,有天然的呼吸感、纵深感,古典特色鲜明,总体理念与细节均值得借鉴。

启示三:虚实相映探古今——文献类藏品保护利用的数字化趋势。文献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门类,纸质文献的收藏展示是财税行业博物馆的特色业务,逐步实现文物文献数字化管理与展示既是当今数字博物馆发展的趋势,也是加强财税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要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文献数字化加工、存储、研究、检索利用有一套专业的技术、流程、设备和做法,对如何安全、科学管理利用文献类藏品提供了思路。南京博物院数字馆以网络科技和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古代文明进程中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也在不断成熟、进步,社会向更加美好和睿智的方向前进。特别是以古典舞剪影动画呈现的霸王别姬“因为爱情”单元,设计将深情厚义、灵秀婉约的传统审美和价值观融入现代数字媒体,既能形象地传达历史文化知识,又有美育功能,对于跟紧数字化趋势,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手段布展带来了启示。

启示四:满堂花开三千客——聚力博物馆社会化宣教核心功能。国务院《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博物馆需要积极探索发挥教育服务功能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对博物馆相关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把各具特色的文物藏品、展览展示、研究成果、场馆环境、财政经费、人力人才等方面资源融合运用,为不同需求的社会公众和专业研究提供了有效多元的服务。从南京博物院《江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展》及科举博物馆“高考展”的经验来看,专题博物馆展览可以做到与观众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引发兴趣与共鸣。

中国财税博物馆作为全国财税系统唯一的专业文博机构,在把握展览主题基调、准确客观地呈现财税历史的同时,应当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和开放的价值取向,普及“大财政”,办出有高度有深度的专题展览,推出当前财税政策实施情况以及财政学、税收学研究前沿成果展示,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展开陈列展览和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历史经验回答、解决现实问题,服务改革发展全局。

启示五:风雨未阻旧蓑衣——行业博物馆藏品征集的特色举措。博物馆文物征集是业务工作的对象和载体,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连接点是构成博物馆事业基本特点的物质基础,也是体现工作成效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标志。科举博物馆在追求国内最高等级、最高水平、最有影响的标准筹建过程中,采用民间征集收购、文博系统征集和网络采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联合多家具有影响力的收藏协会机构,投入百万元奖金面向全国征集各种与中国科举文化相关的民间文物藏品线索,一举有效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扩大了科举文物民间收藏资源的信息渠道,为此后征集工作打开了局面。征集工作中抓住线索入手点、田野联系点和工作着力点,克服征集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如在少数民族地区科举文物征集中克服艰苦条件,无畏风雪的阻挡,经历人情的冷暖,对文物征集工作者带来深深的触动和启迪。文物征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日益紧迫的任务,财博馆要根据财税历史特色及定位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把搜集相关文物信息作为征集部门常态化工作的重要部分,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文物征集专家,进一步调动社会收藏机构和个人的关注热情,精心设计适合财税文物文献收藏现状的征集路径。

启示六:此心原来属梅花——恪守博物馆人的初心与情怀。博物馆内部管理、团队作风和整体风貌对博物馆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博物馆工作者是博物馆藏品的守护者和社会教育职能的践行者,为架设穿越古今文明的时空桥梁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南京各文博单位工作者在凝炼团队文化、树立远景目标、倡导奉献精神、激发创造活力、培育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做法各有千秋,又殊途同归于把个人价值与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献身于文博事业的时代洪流。南京博物院孙虎书记在座谈中谈到“南博像一个人人来了就不愿离开的优秀社区,科研水平高、文博业务范围广,内部氛围好,整体上促进了公众教育工作,实实在在对社会有贡献”。科举博物馆原馆长周道祥、原秦淮区文广新局张继荣局长在座谈中闪现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给与会人员极大的共鸣和启示。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将博物馆事业与国家战略、国运发展密切相联,作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将“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博物馆工作者生逢伟大时代,有幸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事业,理应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坚定的迈出改革发展的新步伐。

 

思考:从特色路径到担当使命

调研活动在前期进行了精心策划和资料准备,设计十余个具体调研选题,并与当地财政部门、文物部门作了较充分的沟通,确保调研活动有的放矢、主题突出、行程紧凑,随时结合本馆相关业务工作实际进行团队全员研讨,在考察感悟和观点碰撞中启发思考。

调研组认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财博的陈列展览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以及良好口碑,并为今天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随着时代和传媒体系不断发展,观众对展览及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紧跟时代,主动创新,以更加专业的精神,以专题博物馆建设为目标,推动博物馆工作扎实进步,转型升级。一是要立足于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于学界与广大观众。要提升科研意识,明确研究方向,树立大局意识,研究历史的同时着眼当下,关注国内的同时放眼国际,做出具有对财政中心工作、财政文化建设有益的探索。二是要重视临时展览,立足社会大背景及公众需求策划选题,结合本馆实际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三是要提高展览管理运作效率,进一步吸收先进经验,优化管理机制,提高博物馆工作者的担当意识和能力水平,扩大财税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四是要高效发挥研究交流的平台作用,通过全方位的展览、宣传、学术研究和社会化服务为全国财税系统、高校青年教育、社会公众建好、建强、建优学习交流的平台。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  2019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