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机关党委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学习园地

《我与共和国财政》征文——
初心如炬,勇立潮头谱新篇

  凝视时间的坐标,回首历史的波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70年的现代化探索,是发展型财政的探索,也是市场型财政的探索,更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70年的征程,一代又一代的财政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初心,那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轨迹记录下来,也为我们的成长和前行提供着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每一段征程,都不仅是年轮的简单叠加,更是初心守望、使命延伸的旅途。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财政适应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为迅速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筹集资金,推动了工业化进程。财政制度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主要服从国家计划的需要,在努力实现财政平衡的同时,尽力保障计划的落实。而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也促成了改革开放大业;在市场化改革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之后,财政自身的平衡让位于宏观经济稳定,让位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形成了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制度;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定位,对财政提出了全面改革的要求。从此,中国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以匹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回顾70年的中国财政,财政收入从62亿元增至约26万亿元,增长4100多倍;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增至约30万亿元,增长了4400多倍。财政收入是经济的晴雨表,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折射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了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的大国,其中财政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它与一个政党的兴旺、一个国家的昌盛、一个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在一起。这些高速增长的数据,也充分展现了财政干部在不同时期都始终保持着同样的家国情怀、人民立场和赤子之心,充分体现了财政人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回望昨天,审视今日,眺望未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平稳运行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面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局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在新长征的征途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回望历史的深刻总结,是面向未来的郑重宣誓,也是新时代财政人思想再洗礼、使命再出发的重要一课。今天,中国这艘巨轮正航行在前所未有的“开阔水域”,新时代的财政人正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的广州也肩负着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使命。我们正举全国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里,广州财政人更需要在初心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环顾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审视国内,在船到中流朗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我们唯有不忘初心,把握时代机遇,不负时代重托,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眺望星辰和大海,我们心中充满着希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和情怀,将财政干部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征途如虹,初心永恒,“财”为“政”用,利为民谋。让我们牢牢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响应时代的召唤,勇挑重担、勇立潮头,挥舞着点燃初心的熊熊火炬,为推动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为党和国家奋斗的事业中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揭月慧  广州市财政局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