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共和国财政》征文——
牢记初心使命,传承财政精神
(一)1931年,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一片土壤萌发了希望的种子。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在中央苏区、江西东南边陲小城瑞金,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政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时代的召唤下,应运而生。如在亘古长夜的混沌中孕育的一轮新日,一经破晓,便用万丈光芒照亮了人世间。
与之同时,党的财政事业,随着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正式拉开了风起云涌的序幕。98年来风雷激荡,一代代财政人踏着坚实的脚步,为革命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在近百年的精诚奋斗中,铸就了历久弥新的财政精神。
(二)1944年,在延安边区政府门前的墙报栏上,原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贴了一篇《我的生产节约计划》,后面附诗一首:待客开水不装烟,领得衣被用三年。淡巴菰一亩公粮交,糖萝卜二分私费赡。施肥除草自动手,整旧如新不花钱。发动男耕和女织,广辟草莱增良田。边区子弟多精装,变工扎工唐将班。这篇文章和小诗广为传颂,彰显了老一辈财政干部励精图治、勤俭节约的精神。2019年7月26日,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同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讲授专题党课,提出“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把党和政府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切实贯彻和体现到财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强调了财政干部在新时代继续秉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财政资金取之于民,一分一毫都应精打细算,锱铢必较。正是一代代财政人直面不同时期的艰难险阻,精打细算每项收进支出,才为共和国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共产党早期的青年运动领导人萧楚女在牺牲前曾说,“人的一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诚然,舍己为民的奉献精神一致贯穿着近百年财政事业的艰辛历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和硝烟中,财政干部奋不顾身,多方筹措资金,保障钱粮供给,为财政血脉埋下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红色基因。
2004年2月,沈浩同志作为安徽省选派的6000名到农村任职的优秀干部之一,从安徽省财政厅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2006年底,在首个任期将满之际,小岗村村民按下98个红手印,挽留沈浩再干三年。2008年,村民们再次按下186颗红手印,恳求沈浩继续干下去。2009年11月6日凌晨,沈浩同志因劳累过度,将未竟的事业、疲惫的身躯和一腔热血,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群众拥护你,是对你最大的褒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如此评价沈浩同志。这也应该成为广大财政干部的一面镜子,用以时刻检视自己,是否做到心系人民,甘于奉献,是否敢于迎难而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四)“功崇唯志,业广为勤”。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勤勉务实,是财政精神中关键的一环。原财政部部长邓小平同志曾经特别强调,“财政部门是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一个综合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它必须服从总路线”。一直以来,在党和国家推进各项改革、实施各项战略时,财政部门总是一马当先,保障供给;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任务中,总有财政资金的及时到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中,财政政策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笔资金的拨付到位,每一户人家脱离贫困,背后都镌刻着财政干部过硬的政治素养,“铁肩担道义”的担当精神和“不采华名”的务实精神。
(五)当自己第一次站在财政部大楼的门前时,深深感到身上的荣光与责任。翻开讲述部史的书籍,仿佛看到硝烟弥漫中,财政干部组织乡民开荒生产;现代化建设时期,财政干部摊开报表,仔细核对,想方设法筹措工业化建设资金。一直到凌晨时分都不灭的灯火,密集出台的惠民政策,都让我为财政精神而深深感动。“高山仰止,景行景止”。我深刻感受到,自己应该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为财政事业、财政精神增加新的色彩,把近百年来优秀的财政基因,身体力行地传承下去。
(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每一个群体,每一段时空,都有自己的精神指引。近百年的时间里,那些可歌可泣的财政感人事迹,那些光芒闪耀的信仰足迹,都将化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精神源泉,滋养我们在少年时埋下的初心,激励我们成长为国之栋梁。“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先辈们拓开的道路,我们应踏着他们的脚印,付出一生去追寻。在财税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倾力燃烧自己,化身财政事业耀眼光芒中的一朵坚强火焰。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财政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我们风雨兼程的道路,更让我们意气风发,热血激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将继续书写伟大的篇章。
作者:人事教育司信息工资处 李巍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